2023年06月18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3年06月18日
  • 日历
  • 上一期
  • 下一期
高台:高品质文化供给让群众共享高质量文化成果

近年来,高台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新艺术形式、拓展惠民渠道、推动科技赋能,让群众在多彩惠民文化活动中汲取精神补给,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用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 周 艳

红色文化 坚持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并重

近日,红色话剧《血色高台》展演为前来参加甘肃省“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启动仪式的领导干部,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顾全大局,不怕牺牲,为更好的明天向死而生的精神气概,给大家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课。

该县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并重,加强西路军史料征集、研究工作,参与国家重大社科项目《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历史资料征集、整理与研究》第一子课题资料征集工作,共收集西路军有关影视作品35件,收录红色故事81篇。话剧《血色高台》荣获金张掖文艺奖,并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打磨提升,目前累计演出30场次。电视剧《英雄的旗帜》完成在高台拍摄,《祁连歌声》出版发行,《高台文艺》红色专刊、《红色高台文化旅游丛书》相继编纂,《红西路军简明历史》等待出版。纪录片《黑河鸟鸣》、电视剧《陇原英雄传》、小说《白龙驹》等作品荣获“敦煌文艺奖”“金张掖文艺奖”等奖项,组织开展“高台文艺奖”评选活动,表彰优秀文艺作品104件,优秀文艺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引领风尚作用持续发挥。

文化惠民 下基层与进剧场相得益彰

“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暨“百姓大舞台”启动仪式、第十届全国地市级文化馆“百馆联动”定西市文化馆专场文艺展演、“云锦风起·华夏霓裳”主题汉服旗袍秀、“唱响高台·摇滚之夜”罘男公社乐队专场演出……一场接一场的文化活动在水之印广场举办,让群众共享文化资源,乐享文化成果。

该县不断创新载体,丰富文化供给内容,结合“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第十届高雅艺术音乐节暨2023年新年音乐会、“玉兔贺新春·多彩家乡年”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优美的旋律、精湛的技艺让老百姓足不出县就欣赏到高水准的文艺盛会。组织举办全县社火汇演、“畅享冬春之旅·相约红色高台”冬春旅游活动、高台县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快乐老乡”集中示范引领活动、“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年活动、“梨园秦韵”秦腔戏迷大赛等文化惠民活动,农村数字电影免费放映,年均实现2000余场次,实现文化服务供给重心下移、资源共享,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汇聚更强大精神力量。

守正创新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正月十五闹花灯,高家的丁郎做土工,二月逢春采花心,采上花心把蚕养……”走进骆驼城镇骆驼城村,远远就听到一段段节奏感强烈又朗朗上口的河西宝卷唱段。“念卷是为了保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为了教化人,劝操守,教育娃娃,也教育大人。”周占明说。像周占明这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老艺人在该县还有很多。

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四个一”工程,先后编辑出版《高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民歌》《乐善秦腔》《通背捶八虎棍图解》等书籍,并刊播《玻璃上的雕彩人生》《一杆红缨枪的故事》等非遗类节目17个。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文博会、文化产业大会等节会推介活动,广泛组织端午赛龙舟、高台民歌大赛、乐善秦腔展演、红色非遗作品展等活动,主动邀请央视栏目组来县上,对赛龙舟、河西宝卷、高台老席、高台铁芯子等特色非遗项目进行拍摄宣传,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加强与教育部门衔接,年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80课时,参与师生达5000人次。对接乡村振兴,扶持红色文化艺术剪纸技艺、九发传统手工艺、麦秆画工艺3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不断壮大,全县非遗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