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感叹,现在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不禁想问,这是诗歌的不幸,还是诗人的宿命?
有这样几位朋友,倔强地爱着诗歌。他们悄悄地拉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写诗,乐此不疲。又别出心裁地轮流出题,同题写诗、评诗、论诗,兴之所至,聚在一起放声读诗。别人读不读诗不要紧,自己喜欢才最要紧。他们沉浸在诗里,诗的味道在“同题”地翻炒中活色生香,韵味绵长,大有煮“诗”论道的气概和雅致。
没想到,这一“论”就是四年。四年里,他们出了一百多期同题,创作诗歌数千首。一些好诗不经意间飞出古城安陆,飞进《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绿风》《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带着安陆的气息,散发着安陆的芬芳。蒋红平、叶建明、蒋毅、陆建军、刘顺珍,一连串普通又陌生的名字,此时闪烁着诗的光芒。
还是这几位倔强的朋友,再一合计,何不把诗的摊子做大一点,把诗的动静擂响一点?不要只在微信群里细声闷气地小打小闹,还要有更多的诗人和读诗的声音加入进来,掀起澎湃的诗情,让诗歌繁茂地生长。
成立一个读诗会吧。说干就干,流觞曲水一样,赤壁泛舟一样,一览众山小一样。不要缩在小书房里,还要一脚跨进山水河湖的大书房,一路行走,一路书写。这不是一时兴起,恰恰是一拍即合,水到渠成。
读诗会总得有个名儿吧?就叫安陆太白读诗会好了。安陆是李白故里,正好让读诗会沾沾太白老师的仙气。
好消息总是长着翅膀。几个人一下子变成一群人,一群人感染着更多人。知名不知名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敬畏文字的,喜爱诗歌的,趴在角落里悄悄写写画画的,还有在家和不在家的,都加入进来。他们竞相在诗友群里晾晒作品,在读诗会上放飞诗情。他们因诗结缘,相距遥远又紧密相连,彼此陌生又一见如故。诗人就是如此相亲相惜。这是诗歌的魅力,也是诗歌的土壤。每一个人的加入,无异于兴致勃勃地添加一把希望的柴火,让诗的火焰烧得更旺。
他们组成一支诗歌的队伍,到大自然的怀抱采风。他们举起诗歌的旗帜,潇潇洒洒、快快乐乐地出发。他们站在诗仙李白的雕像下,把诗歌撒遍万顷松涛;他们围坐在府河堤上,让清澈的河水荡起诗意的碧波。诗歌就在路上。他们一路前行,赵棚的吉阳山,巡店的内府河,钱冲的银杏谷,朱桥的牡丹园,是他们的目的地,也是他们的出发点。他们的足迹是诗,声音是诗,笑声也是诗。他们走到哪里,就是哪里的诗。
这是一群怎样鲜活的灵魂?有年过八旬、自称“八零后”的“顽童”老人、诗人和作家,有常年在外的打工族,有起早贪黑的老师,有辛勤劳作的农民,有青春年少、活力四射的小伙子。前一刻他们还在三尺讲台上苦口婆心,还在工厂挥汗如雨,还在单位“五加二”“白加黑”,还在田野里播种希望,现在他们相聚在一起,伴着诗歌的节奏,在李白遗风里,一步步踏出诗的筋骨。
他叫余龙才,自称金狗,独自游遍世界,曾以八十高龄站在珠峰下高声朗诵自己的旅行收获。她叫柯红,从一个叫横山的村湾出发,一路跌跌撞撞地跟诗歌打斗,斗出了一位诗人的气质。她叫鲁杰红,深陷日常却不妥协于日常,在时间的夹缝里写出“白发三千丈”的气魄。她叫周湘,把退休时光敲打成文字,用文字编织自己的游乐园。他叫叶天勤,执着地写啊写,用诗歌把年少的自己滋养得英俊阳光……
就是这样一群人,拥抱诗歌,在诗里寻找另一个自己。他们不问诗歌的兴与衰,不管诗人的多与寡,只是一个劲地向着蓝天,努力伸展成一片片绿荫。这是诗的绿荫。
李白若天上有知,也会举杯邀诗友,即兴赋诗一首么?(摘自《读者》 作者:喻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