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4年12月12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张掖
中共张掖市委书记 卢小亨

编者按

12月11日,《甘肃日报》刊发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张掖》。文章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把握张掖的特殊生态地位、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美丽张掖建设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张掖在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文章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张掖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七城三区”,聚力聚焦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域生态修复系统战、国土绿化持久战、治水兴水节水升级战、防沙治沙阻击战、环境安全保卫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阵地战“八场战役”,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甘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我们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张掖,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多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治理体系,不断开创美丽张掖建设新局面;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张掖绿水青山“好颜值”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高价值”;深刻理解“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转型发展道路,让绿色成为张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深刻理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加快改善全域生态环境质量,群策群力守护好张掖的蓝天、碧水、净土,把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全市人民最大的民生福祉;深刻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念,推进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维护生态平衡,严守保护红线,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增强张掖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深刻理解“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长效机制,让制度成为建设美丽张掖的刚性约束;深刻理解“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的力量支撑,在全社会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让护绿、爱绿、增绿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汇聚起绿色低碳共建美丽张掖的全民力量;深刻理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坚决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更加自觉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久久为功抓保护治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掖篇章夯实生态根基。

二、深刻认识把握张掖的特殊生态地位

生态区位特殊。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重点区域、全省“四屏一廊”生态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区域。保护好生态环境,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事关张掖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根本利益。省委赋予张掖“一屏三地”功能定位,放在首位的就是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这是张掖的“国之大者”,更是“市之要者”“责之重者”。

生态功能重要。全市总面积3.86万平方公里,43%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林地、草地占65.68%。境内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自然生态系统交融交汇,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生态要素集中汇聚,绵延1000多公里的祁连山一半在张掖境内。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占总面积的76.4%、占全市总面积的36%,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段占总面积的27.3%、占全市总面积的35%。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孕育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形成总面积4.1万公顷的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维护西部生态安全中承担重要使命。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本底差、环境容量小、自然修复能力不强是张掖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全市65.6%的国土面积在禁止和限制开发区,43.2%的面积荒漠化、15.1%的面积沙化,水土流失面积占比26.6%,林草植被稳定性差,荒漠化、沙化危害较重,加上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刚性约束压力持续加大,人水、地水矛盾日益突出。

(下转第二版)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