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初春时节,走在山丹县李桥乡河岸边,流水潺潺,草芽儿吐绿,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李桥乡地处山区,干旱缺水,境内有山丹河、霍城河长度8公里、干支渠道4条、小二型水库3座。以前这些河道由于缺乏监管,群众倾倒生活垃圾、排放生活污水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水沟成了人们避而不及绕着走“臭水沟”。现在好了,它们有了自己的“监护人”——“河长”,倾倒垃圾、滥采乱挖等行为被有效遏止,河常清了,水长流了。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去年以来,李桥乡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成了各村党支部书记任辖区内河段村级河长,各村主任、监委会主任、各社社长为工作人员的乡、村二级河长组织体系,层层压实责任,辖区水体全部“包河到人”,“河长制”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纵向管理,横向协作的“工作网络”。
在高庙村河道口,一个高约2米、宽1.5米的公示牌格外引人注目。公示牌设立在村道旁,造型古朴大方。公示牌上河道简介、县乡村三级河长名字、河长职能范围、管护目标以及监督电话都一目了然。
“乡上的领导每月都会查看两次,我们也是隔几天就来看看,有了垃圾就得随时捞起来。”高庙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宋集英说,不仅有了垃圾要捞起来,更要查看有没有乱排污水、乱占乱建、乱采乱挖等,如果有,就要迅速上报处理。
李桥乡将常态监督划为“河长制”工作重点,将破坏河水清洁的行为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实现“河长治”。在辖区内显要位置设置河长公示牌和警示标志,公布河道信息、河长名单、职责以及管护目标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和举报。建立“智慧河流”平台,运用明查暗访、“河长微信群”及第三方监察,鼓励“企业河长”、“民间河长”、“河道志愿者”等,对河流保护管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将常态化监督检查划为“河长制”工作重点,定期开展责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形成制度约束,强化监督效力。
河流治理,需要大家同心协力。近日,李桥乡积极组织全乡各行各业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河护河行动,以实际行动号召全民动员共同守护河道健康。
“此次清河行动是以实际行动助推‘河长制’工作,不但让干部职工意识到保护河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给群众做了示范,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护河爱河意识、环保意识及生态文明意识。”李桥乡乡长、副河长谈栋说。
李桥乡将“河长制”工作与全乡党员固定活动日相结合,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清理河道垃圾,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提升环保意识。去年下半年以来,全乡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清河护河活动4次,在家党员参与率达100%。
“家前屋后扫一扫,见到垃圾就弯腰,坏的习惯要改掉,全民参与很重要……”
李桥乡把绿色发展新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文明守则,在各村制定环保村规民约,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微信、QQ群广泛宣传河道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以舆论引导人,以行动教育人,营造人人保护河道健康的良好氛围。
“现在河水清了,我们发展乡村旅游也有底气了。”在李桥乡高庙乡村旅游合作社,宋集英对搞好今年的乡村旅游充满期待。
在看得见蓝天的同时,还要望得见绿水。李桥乡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围绕“河道治理、生态发展、田园风光、村社改造”,突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计划以高庙乡村旅游产业为起点,培育发展冷水鱼垂钓等旅游项目,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未来的李桥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让人期待。
版权所有 张掖日报社 Copyright © 2015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县府南街109号 邮编:734000 投稿邮箱:zyxwgj@126.com 新闻热线:0936-8860235 联系电话:0936-8860239 举报电话:0936-8860205 新闻信息许可证号:6201024 陇ICP备11000452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1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