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RB02

上接第一版 2024年03月26日

(上接第一版)区分不同植物,做到因品种、因地、因时灌水,建立起符合生态节水与沙漠治理的科技节水体系,节水示范面积达570亩。认真总结麦草、粘土、秸秆沙障等机械固沙材料优缺点,积极引进尼龙网、阻沙网、土工布沙障等新型材料治沙,打造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沙示范样板,通过压植麦草沙障、尼龙网沙障等治沙造林,栽植梭梭苗木260万株,完成治沙造林建设示范项目5200多亩,压植沙障造林1470亩,栽植防风林10公里。不断探索实践,建设沙枣花香休闲憩地2500亩、沙漠药膳食品肉苁蓉种植示范基地500亩、玫瑰花香沙生植物观赏示范基地200亩,打造优质生态产品开发样板,丰富和促进优质生态产品发展。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联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重点开展河西走廊沙区盐渍化土地、沙地、戈壁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先后完成林业部下达的临泽县盐渍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防治试验示范区项目、“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甘肃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项目。积极争取甘肃临泽荒漠化国家级生态监测研究站建设项目,建设综合实验楼1座,建立水、土、气、生等观测场点和监测样地17个,配置观测仪器等设备,为河西走廊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去年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参与实施的两个项目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走进林区,各类乔灌木已生长成林,胡杨、柽柳、沙拐枣、罗布麻及沙漠蜥蜴、野兔、野鸡、跳鼠等植物动物为“蝶变”的沙漠增添了无限生机。“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压实工作责任,落实森林防火和林区安全生产措施,加强森林病虫害统防统治,切实保护好沙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地下水资源,推动荒漠生态系统整体改善。”试验站职工刘平意志坚定,他每天雷打不动巡林护林,8点出发,沿林场到明泉村,再到植物沙区,再到七斗渠、八斗渠林区,数十年如一日,精心看护着焕发勃勃生机的沙漠“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