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媛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从5个方面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指明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4”关键路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四个不同角度构建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改革路径。这一布局是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激发第四次产业革命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牵引推动作用作出的战略部署,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决定》指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准确认识和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尊重区域发展差异性,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有区别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大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制造业占比超过80%,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底座,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更为普遍的选择,也是西部地区市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同时,各地区也可根据国家8大新兴产业和9大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完善政策和治理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推动实体经济乘“数”而上。过去的主要提法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这次将实体经济放在前面,既突出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也强调实体经济终将拥抱数字经济的必然趋势。去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0%左右。《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要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数字产业化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要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并提升其产业化水平,同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乘“数”而上,开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快车道,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有效助推经济结构优化。近年来,服务业擎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决定》指明了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中介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要求。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农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贯穿于价值链的诸多增值环节,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引擎和介质,要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健康、体育、文化等满足居民身心健康需要的升级类服务业有效供给,助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运用专业知识向委托人提供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会计律师事务的中介机构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了“润滑剂”“看门人”的作用,要压实中介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完善中介机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工业化、数智化、市场化、城市化、绿色化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发展需求、供给、制度、资源、环境面临重大变化。《决定》提出,要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更好支撑和服务经济发展与人民需要。要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作用,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物流设施、智慧能源系统等融合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为推动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指产业在发展中受到外部冲击后较快自我适应,在受到封锁打压时能有效运转的能力,取决于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和产业体系的完整稳定。当前,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安全成为高频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经济安全重要一环,在关键环节自主可控上要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建设。在实现产业体系完整性上要立足区域发展优势和特点,在统筹安全大局中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抢抓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机制改革机遇,更好实现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单位:高台县委党校)